1. 过程导入:
“小朋友们好,老师今天带你们一起玩足球游戏,开心吗?幼儿回答,“那在游戏开始前,老师想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不认识我们的身体呀?”老师用手指哪里,小朋友就说是什么,看看小朋友们是不是都认识我们的身体?“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头”“对了,这个呢?”“胳膊”教师从上到下指一遍。我们小朋友表现的都很棒,都没有认错呢。师:那我们今天就来玩一个和泡泡糖有关的游戏。
2. 情景引入:
“小朋友们刚刚认我们的身体都很棒,老师还想问小朋友们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吃过或见过泡泡糖呀?”幼儿回答“小朋友们刚刚告诉老师你们都见过泡泡糖,都知道泡泡糖是黏黏的,碰到哪里都会被粘住的,今天我们手里的足球宝宝就变成了一个泡泡糖了,变成泡泡糖的足球被我们抱在手里会怎么样啊?”幼儿回答问题。“会被足球泡泡糖粘在一起,看老师刚刚不小心把脚碰到足球泡泡糖,老师的脚和足球泡泡糖黏在了一起了(教师用足球黏住脚)。小朋友们想不想试一试?看看大家能不能粘住你们的小脚丫。”让小朋友尝试粘。(足球放地上)
1. 游戏规则:
(1)师:说泡泡糖啊泡泡糖,小朋友们说:粘哪里,师说:粘小手,小朋友们就要用你们的小手去贴着足球不要松开,贴错了的小朋友就要从这条线跑到那条线。
(2)老师说到哪个部位就用哪个部位去粘足球泡泡糖。(粘住的时候,身体部位不能松开哦)。教师先示范1-2个部位,然后请幼儿上来玩游戏,由幼儿说出粘的部位。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听的很仔细,粘的身体部位也很对。
2. 正式游戏
幼儿带着足球泡泡糖在场地里自由玩耍,(第一次)老师突然喊“泡泡糖啊泡泡糖”,孩子们听到口令马上回应“粘哪里?”老师下达任务:粘脚底。小朋友迅速用脚踩住足球,不松开。
教师提醒小朋友们也可以与好朋友相互粘(活动中发现有些部位不能很好的去粘住如:背部)。教师可以请一名小朋友上前一起示范粘背部等部位。幼儿在进行第二次的游戏。游戏中也可以请幼儿来回答:粘哪里。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今天玩的都很开心,而且小朋友粘的位置也都很正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