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第75期

来源: 政策调研组 2016-08-08 10:41

【经验交流】

  省水利厅“五项实措”

  强力推进贫困移民精准脱贫

  为实现2017年基本实现全省水库移民贫困人口(以下简称贫困移民)精准脱贫目标,省水利厅聚焦“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帮扶举措,安排专项资金,精准发力施策,压实脱贫责任,全力推进贫困移民脱贫攻坚。

  一是搭建“会诊台”。省水利厅主动对接,在第一时间与有关技术单位比对人口数据,摸清了建档立卡范围的贫困移民基础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省处于现行标准贫困线下的水库移民74944人,分布全省86个县(市、区)3528个移民村。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增设贫困移民脱贫攻坚管理模块,把贫困移民信息数据录入移民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动态管理,对贫困户收入状况实行动态监测,及时更新。建立精准脱贫工作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帮扶措施、脱贫时序等,运用信息化手段把脱贫任务与脱贫项目有效对接起来,加强扶贫项目管理,以项目实施落实脱贫计划,有力地夯实了贫困移民脱贫的工作基础。

  二是开足“药方子”。针对识别出来的贫困对象,找准了致贫原因,立足库区资源禀赋和贫困移民户发展需求,组织有关市、县编制了贫困移民脱贫解困规划,通过征求贫困移民意愿,层层发动、自下而上产生帮扶项目。把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实施个性化帮扶。6月,会同财政厅下达大中型水库贫困移民扶持2016年项目计划,安排水库移民扶贫专项投资33809万元,用于扶持70111名贫困移民,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服务业以及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入股经营主体等形式实现脱贫。以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安置点建设为支撑,深入实施移民避险解困工程,将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山洪地质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移民,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此外,针对根据移民分布和库区经济发展情况,开展水库移民创业小额贷款试点、美丽移民村建设等工程,有效地破解了包括贫困移民在内的水库移民发展 “基础薄”“资金缺”的瓶颈制约。

  三是吹响“冲锋号”。6月16日,省水利厅在临沂召开全省贫困移民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对推进水库移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各市水利局分管负责人、移民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8个贫困移民人口较多的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为开好此次会议,省水利厅厅长王艺华专门提出要求:“贫困移民脱贫工作事关全省大局,是水利厅以及移民局的重点工作,务必高度重视,全力以赴,靠前落实,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会议明确,各级水利局、移民管理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部署、抓落实,靠前指挥,分管领导要主动负责、全程负责、一抓到底,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单位和具体工作人员。会议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4部门关于做好水库移民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着眼精准、创新方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以贫困移民脱贫工作统揽整个水利移民工作,坚决打赢贫困移民脱贫攻坚战,确保配合地方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脱贫目标任务。

  四是立下“军令状”。为确保如期完成《山东省水利扶贫实施方案》确定的贫困移民脱贫目标任务,6月,省水利移民管理局与各有关市移民管理机构签订了《2016年度贫困移民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明确2016年度要配合地方至少完成75%的贫困移民脱贫任务,将所确定的目标任务逐一分解到了市、县,强化到了年度、明确到了责任领导,确保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工作落地,进一步压实了贫困移民的脱贫责任。同时,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要贯彻落实省扶贫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等部门关于“把贫困移民脱贫放在脱贫攻坚优先、突出位置”的要求,积极对接落实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充分发挥扶贫政策和移民政策的叠加效应,确保现行贫困标准线下的贫困移民尽早脱贫。

  五是念好“紧箍咒”。按照《山东省水利扶贫实施方案》提出的工作时限和工作标准,省水利厅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定期调度、通报和监督检查制度,充分利用移民内部稽查、审计等手段,加强对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确保移民扶贫资金切实用到贫困移民身上。紧盯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强化考核奖惩,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市水利部门行业扶贫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考核、考评。依据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部际联席会议的安排,加强对移民资金使用情况绩效评估,确保发挥移民资金精准投放和最大脱贫效益。加强与纪检监察、检察、审计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对监督检查、审计、稽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跟踪督办,坚决防止贪污、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省水利厅)

  聊城大学: 扶贫、扶志、扶能

  聊城大学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提出的“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资助工作目标,近年来,学校按照“信息化建设,目标化管理,项目化运作,分类型指导,问题式研究,发展型资助”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导向,构建了科学认定、经济资助、精神激励、成长助推等多元化服务型资助育人体系,实现了“扶贫、扶志、扶能”的有机结合。

  以精准认定为前提,创建人文化认定模式。2015年,根据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聊城大学与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共同研发了《山东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学认定信息系统》,并在全省高校推广使用。该系统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业成绩、日常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认定程序更加科学、认定结果更加精准,学生认同度和满意度高。聊城大学坚持“三级认定、三级评议、三级公示”制度,全校学生31165人,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246人,占学生总数的29.7%。

  以构建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为重点,努力实现扶贫济困“全覆盖”。近年来,聊城大学按照不低于事业收入的5%提取资助经费,强调全方位、分层次、因人施助,建了“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各级各类奖助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等多元化的助困育人体系,实现了应贷尽贷、应补尽补。学校实行政策宣传“无缝隙全覆盖”,通过印发《新生资助必读》等宣传材料,并充分利用网络、校报、宣传栏、“学子之家”微信平台等,实现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新生报到季,学校设立 “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服务台”等服务窗口,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2015年学校评选、发放国家、省政府和学校各类奖助学金4069万元,助学贷款2370余万元,奖助学生26950人次;设置勤工助学岗位1600多个,发放报酬330余万元。学校对临时变故以及少数民族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共资助2530人,发放资金176万元。

  为了解除孤残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后顾之忧,学校为在校的40多名孤儿大学生成立了“馨家园”。学校搭了“微心愿”资助平台,2015年实现学生微心愿60个,资助金9万余元;实行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制,100余家企业与学生建立了长期指导、帮扶机制。2016年5月12日,山东卫视“齐鲁先锋”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以热心关爱和心理帮扶为切入点,锻造学生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帮困重在育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来自经济落后地区或农村,由于受成长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他们一般比较内向,有自卑心理,比较敏感,自尊心强,这些因素会导致他们性格的变化。为此,学校将每年的5月定为“诚信感恩教育活动月”和“心理健康节”,通过“阳光心理文化”讲座、“我诚信,我快乐”征文、演讲比赛、“书写诚信感恩,绘出青春色彩”书画比赛,微电影、微视频比赛,诚实创意Logo设计比赛、“诚信做人,感恩社会,勇担责任”主题知识竞赛、先进典型事迹展、义工活动、“七个一”诚信教育工程等,开展诚信、感恩、心理健康、励志成才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诚信、感恩和慈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阳光心理。为了掌握学生情况,及时帮扶救助,学校坚持“五必访”和“四关爱”措施,即:开学必访、寒暑假前必访、逢年过节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发生意外伤害必访,以及平时多问一声、多看一眼、多帮一把、多引导一次。2015年,校领导和116名机关干部共计走进学生班级362次,走进学生宿舍443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681次,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生活、职业困惑、学业困难等问题612项。

  以平台搭建为依托,助推学生成才成功。学校搭建了三个“面对面”“三爱”“三导航”平台,开展“我与处长面对面”“我与院长面对面”“大学生热点问题面对面”和名师导航、良师益友导航、学长导航活动。建立了爱心单车、爱心超市、爱心银行“三爱”平台,每年为学生免费提供爱心单车50辆,捐助生活、学习用品6000余件,提供无息贷款20万元;举办就业指导系列讲座150余场,开展“就有未来青年就业训练营计划”,举办“大学生创业沙龙”等,参与学生2万多人次,介绍推荐就业岗位8000多个。 (省教育厅)

【工作简讯】

  全省扶贫宣传工作培训班在济南举办。为进一步做好扶贫宣传工作,加强涉贫舆情处置, 7月25日至26日省扶贫办在济南举办全省扶贫宣传工作培训班。各市扶贫办分管宣传负责同志、新闻发言人、科室负责人,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扶贫办分管宣传同志共210多人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为期2天,主要任务是紧密联系当前脱贫攻坚实际,学习新闻宣传和舆情处置相关政策知识,分析当前扶贫开发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交流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工作的经验做法,梳理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措施,提高扶贫宣传和舆情应对的水平能力。邀请人民网、山东大学、山东行政学院等3位专家分别就当前舆论生态和舆情处置、精准扶贫的新闻传播策略、媒体应对技巧与涉贫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等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培训班采取集中授课、分组研讨、典型交流发言相结合的模式,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针对性和实战性,取得了扎实培训效果。(政策调研组)

  潍坊市实施民生综合保险减少因灾致贫。保费由市、县两级财政全额承担,按照每人每年2元的保费标准,对灾害发生时市域内所有人口进行人身伤亡抚恤,最高赔偿限额20万元;按照每户每年2元的保费标准,对所有常住居民的家庭财产损失进行救助,最高每户赔偿6万元。这项工作前期已在昌乐县全域、寿光市两个镇进行了试点,6月底赔付金达500余万元,其中“6.14”风雹灾害赔付金200万元。民生综合保险7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正式起保。(潍坊市扶贫办)

  广饶县建立四个机制惩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一是基础数据联通机制。县扶贫办负责向检察院提供并及时更新全县贫困人口数量、区域分布、扶贫政策、项目清单、项目资金总数及具体发放使用清单等文件材料,基础数据详细到户到人;镇街在每笔专项资金下发后一个月内向检察院提供有关资金使用的数据材料;检察院每年向扶贫办提供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线索受理、查办、判决、预防的数据情况。二是犯罪线索移送查办配合机制。实现扶贫办举报热线与检察机关受理平台无缝对接,对收到的涉及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举报线索,检察机关依法审查办理,并将查办结果及时告知县扶贫办;如遇重大职务犯罪线索,扶贫办可直接移送检察院。三是部门有效对接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有关工作情况,评估防控风险点及管理漏洞,由检察院提出有操作性的检察建议。选派检察官联系重点扶贫项目,并根据工作需要选聘检察联络员和志愿者,织密保障网络,收集犯罪线索,服务项目建设。四是案件查办预防机制。准星瞄向基础建设、产业扶持、社会保障兜底等重点扶贫工作项目中的重点领域,组成扶贫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开展系统性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培训。大力推进预防职务犯罪进村到户活动,强化社会监督,积极开展扶贫开发预防职务犯罪示范镇(村)创建活动,形成精准扶贫、廉洁为民的良好氛围。(东营市扶贫办)

  

  

  

编辑:沈建波